图文:智检学院宣传部 排版:刘德羽 校对:孙丰 审核:韩玮
当“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即将穿越62载的时空长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2月26日,武汉文理学院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以“党支部+团支部”双联动的模式,开展了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这场名为“新青年·老兵情”的退伍老兵走访慰问活动,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构建起“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年人才接续”相融合的育人新范式。

在武湖老年大学的支持下,由智检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共青团员身份组成的一行16人志愿者队伍,带着慰问品和诚挚的敬意走进四位高龄退伍老兵家中。这场青年学生与退伍老兵的相遇,让红色文化再一次完成了代际传递。


慰问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展开,学生们围坐在老兵们的身旁,聆听他们讲述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一名老兵用颤抖的声音,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经历、战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为了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他回忆到:“我是70年代当兵,属于北京航空军工厂的空军,当年的飞机是先运送零部件再进行组装和测试。那时的生活费是1毛一天,住的是泥土临时搭建的屋子,条件艰苦......我先后参加了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时候只有一股劲,就是保卫新中国......”这场特殊的对话持续了近1个小时,如同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把学生们的思绪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与伟大。

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触动。同时,他们也向老兵们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感谢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老兵谈到:看到青年人能自发的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你们青年大学生好好抓紧读书的时光,用心学习,将来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去回馈社会、建设祖国。

除了聆听老兵们讲述往昔的故事之外,学生们还积极主动地为老兵们打扫卫生、整理生活物品。只见学生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他们细致入微地擦拭着每一件家具和每一扇门窗,并将家中的物品摆放整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兵们传递着关怀与温暖。老兵们目睹着忙碌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此次慰问活动绝非一场寻常的关怀之举,实乃一堂意义深远且生动的思政教育课。通过近距离与老兵接触,并聆听其讲述革命故事,学生们深切体悟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与伟大非凡,也更加稳固地确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初心,亦进一步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决心。

夕阳余晖中,年轻学子与老兵们的剪影定格成新时代的“青春合影”。这张照片不仅记录着两代人的精神传承,更预示着文理青年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正如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此刻,在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的实验室里,一群青年正在将老兵的故事转化为驱动科技创新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