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Focus
院系要闻

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2025年挑战杯院赛答辩会顺利开启

作者: 时间:2025-03-27 09:00  浏览:

   

图文:智检学院宣传部  排版;彭潇雅  校对:孙丰  审核:韩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于3月19号成功举办了 2025 年 “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赛答辩会。此次活动旨在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储备人才,引导我校科创成果在服务社会建设中转化落地。

自去年12月份启动相关筹备以来,智检学院积极行动,举办宣讲会解读最新赛事规则,让同学们清晰了解比赛要求;开展 “挑战杯” 赛事工作动员会,广泛动员各专业学生挖掘已有一定科技成果的项目举办专题培训讲座,从申报书的撰写、答辩 PPT 的制作到答辩技巧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深入讲解,为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院赛的初步评比,学院共收到来自不同专业的推荐申报书30余项。经过筛选,多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到此次答辩环节。在答辩会现场,各参赛团队围绕自己的项目,通过精彩的展示和阐述,向评委和观众们呈现了项目的背景与意义、科学性与先进性、社会价值、发展前景以及团队协作等关键内容。

本次答辩会设置了三个赛道,各有亮点。在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赛道中,多个团队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有的团队带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抗灾救援车辆,该车辆运用先进算法与数据分析模型,能够精准规划救援路线、合理调配救援资源,从而有效提高灾害救援效率,显著降低救援成本,为争分夺秒的救援工作提供强大助力;还有团队研发的管道探伤清洁机器人,凭借精密的机械结构与智能检测系统,可深入管道内部,实现对管道设备的精准探伤与高效清洁维护,极大提升了管道维护的质量与效率。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体现了他们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哲学社会科学类赛道上,参赛团队关注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有团队眼于大学生群体,针对大学生作息时间展开广泛深入的调查,通过调研数据收集与严谨细致的分析,清晰揭示出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息模式问题,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易于推行的改进建议,为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也有团队聚焦于农村非遗经济的转型升级,以罗田县燕儿谷非遗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进而给出极具参考价值的非遗转型方案,为相关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筑牢坚实基础,助力非遗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

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赛道同样精彩。一些团队扎根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潜心钻研电池回收的科学路径,力求为社会设施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有的团队则专注于检测技术上的创新,其研究成果有望推动无损检测技术迈向新高度。

评审专家们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省赛评审要求及项目实际情况,对参赛团队的展示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和指导。对于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专家们肯定了项目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指出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市场推广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专家们认可了团队调研的深入性和分析的全面性,但建议在报告的逻辑性和结论的普适性上多下功夫;对于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专家们赞赏团队的钻研精神和理论深度,同时强调研究成果要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增强成果的可转化性。

此次 2025年“挑战杯” 院赛答辩会的顺利举行,为学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对学术科技的热情。接下来,学院将继续以 “挑战杯” 系列赛事为牵引,引导青年学子弘扬爱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以赛促学”中切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力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期待在后续的校赛以及更高级别的赛事中,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的参赛团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