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武汉文理学院报告厅内氛围庄重,一堂覆盖三个学院、聚焦历史纵深、时代责任与未来航向的思政课如期开讲。其中,智检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子踊跃参与,与其他学院共同聆听这场思想盛宴。
谭晓明校长带领师生深情回溯1931至1945年的艰苦抗战岁月。他强调,这段历程绝非简单的时间数字叠加,而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涅槃重生的壮阔征途。从卢沟桥的枪声唤醒民族觉醒,到武汉会战的烽火淬炼民族坚韧,先辈们在这片热土上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园的钢铁防线。“这段历史,不仅镌刻着胜利的荣光,更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话锋一转,谭校长恳切叮嘱:若仅埋头于书本知识,却漠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命运,便是对历史使命的辜负。他坦言,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沃土。“在图书馆潜心钻研时,要记得抬头望向世界;在追求个人成长时,更要思考如何以所学回馈社会。”他援引抗战时期学子“读书不忘救国”的信念,勉励在场学子,更应明晰“求学旨在报国”的时代内涵。
结合当下校园生活,谭校长列举了学子们的鲜活事迹: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中坚守岗位的身影,省级学科竞赛里攻坚克难的执着,这些真实案例让“责任”二字不再抽象,而是化作可感可知的行动力量。他特别鼓励智检学院学子,青年担当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时候藏在日常点滴里——课堂上专注求知的每一分钟,课后为集体事务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都是在为时代发展添砖加瓦。
课程尾声,谭校长对全场学子寄予深切期望:“你们正处在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抗战精神从不是故纸堆里的陈旧记忆,而是我们攻克学业难题时的坚持,是抉择人生方向时的勇气。”这个意义特殊的十月,我院学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滋养,更有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矢志前行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