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日,热浪蒸腾的校园里,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刘德羽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正穿梭在训练室中。她放弃了假期休息,用一场跨越盛夏的实践之旅,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第十二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七月的校园格外安静,训练室却成了最热闹的战场。刘德羽和队友们开启了长达半个月的留校集训,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星光点点,大家在结构设计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从力学模型计算到材料性能测试,从草图绘制到实体搭建,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作为团队成员,刘德羽既要协调分工,又要攻克技术难关,每晚回宿舍,满手的胶水都在默默诉说着她的不懈努力。

结构设计大赛的核心是用最少材料实现最大承重,材料选择至关重要。经过反复对比,团队决定采用竹皮和竹条作为主材料,这种材料虽常见,却对拼接工艺要求极高。从传统建筑工艺中汲取灵感,一次次调整竹皮裁切角度,优化竹条搭接方式,仅节点设计就修改了十余版。

八月的决赛现场,高手云集。这是刘德羽首次走出校门,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选手同台竞技。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天气的酷暑与无空调考场的双重挑战,让制作工作异常艰难,她却始终保持冷静,跟随团队沉着应战。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惊人定力,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建模任务,再次交出亮眼答卷。最后评委宣布他们凭借“交错搭接、分层受力”的竹结构模型斩获三等奖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枚奖牌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肯定,更彰显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从校园训练室到省级竞赛赛场,刘德羽用奖状为暑期社会实践画上圆满句号。回望这段历程,她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奖牌的分量,而在于为梦想拼搏的过程。那些在高温中坚守的日夜,在失败中崛起的勇气,在协作中凝聚的力量,都将成为她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如今,捧着沉甸甸的获奖证书,刘德羽更加坚信:挑战是成长的阶梯,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她的故事如同一首青春赞歌,鞭策着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未来的道路上,她将带着这份执着与坚韧,继续砥砺奋进,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