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图纸,戴上安全帽。这个暑假,刘乐乐,武汉文理学院2023级智检学子,扎进广东省中建四局粤港澳大湾区施工一线,开启了“齿轮与混凝土”的淬炼之旅!当人们想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精密的机床、复杂的图纸,或实验室里轰鸣的机器。然而,刘乐乐却在暑假之余扮演起“土木学子”的角色!
初入场地,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自动化流水线,而是充满原始力量与复杂协调的施工现场。他面临的挑战是多元的:可能是跟随工程师解读与机械相关的施工图纸,参与工程机械(如塔吊、合力叉车、高空作业车)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协助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理解施工工艺对设备选型与使用的要求。烈日下的暴晒、不间断的噪音、需要时刻保持高度安全意识,都让习惯了教室环境的他感到了巨大的落差和体力上的考验。
“图纸上的一个零件,在现场可能就是一台庞大的机器;课本上的一个原理,在这里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安全。”刘乐乐有感而发。他也很欣喜这段时间学会了使用水准仪,全站仪和激光投线仪等,最初的手忙脚乱和体力透支,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实践的强烈愿望,这份直面现实的冲击,悄然在他心中埋下了务实与坚韧的种子。
每天长时间的工作让他有些吃力,和父母的数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相比,他深知父母的辛勤劳作远不止如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脚踏实地体验生活的苦,才是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过程。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堂“以大地为课堂、以工程为教材、以汗水为墨汁”的实践育人必修课。他深刻体悟了“知行合一”的真谛,在劳动的磨砺与行业的交融中,实现了知识、能力、品格的三重淬炼与升华。他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关于成长、责任与担当的青春答卷。
在刘乐乐这段经历中,他淬炼出的扎实本领、坚韧意志、开阔视野,必将成为他未来人生道路上无惧挑战、砥砺前行的坚实基石,生动诠释了“实践育人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的不可替代价值”。